留住自然之门(转载《自然教育》杂志文章)
原文发表于《环境教育》杂志2012年11月刊
自然之友是中国第一个进行环境教育的民间组织,进行各种自然体验类的环境教育工作近20年。但是,对于很多人来说,我们的工作听上去依然很陌生。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,我们培养过很多批环境教育工作人员,做过很多次志愿者培训,开发了很多的课程和教案,结识了很多热情而有理想的伙伴,也去过很多的学校,影响过很多的学生和教师……但依然不能改变环境教育被边缘化的事实。
确实,社会公众的“环境意识”已经得到大幅提升,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环境教育的工作得来的,而是因为近年不断出现的环境危机和污染事件带来的。不可否认,由于社会各方的努力,“环境教育”已经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学校、社区、甚至商业等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。但在各种热闹的活动背后,所谓“低碳”,“乐活”,“节能减排”等等很多概念依然停留在口号层面,因为缺乏系统深入的教育支持而变得碎片化、娱乐化。即使在最应成为重要阵地的学校里,环境教育也因为“多学科渗透式”教学的限制,而被化整为零,形神俱散。
衡量一个地方的“环境教育”好不好,不需要看学校里是否设有环保展室,也不必看今年开展了多少热闹的环保活动,是关灯1小时还是无车一整日,只要看看当地的环境状况,人们作用于环境的种种行为习惯就知道了。如果一个地方生态破坏严重,环境污染严重,人们的环境行为一定也是负向多,正向少。不管这里的经济多么发达,也定是个缺乏“环境教育”的地方。相反,如果一个地方环境优美,生态多样性丰富,人们能够自发地亲近自然、爱护自然,那么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,这里的“环境教育”都是非常成功的。
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,人类面临着“生态毁灭”与“战争冲突”这两种灾难,而教育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。这两种灾难其实都和环境教育的不同层次有关。一个是“人与自然”的关系,一个是“人与人”的关系。人与自然的关系扭曲断裂,因而环境遭到破坏;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,从而有了战争。从这个角度看,“环境教育”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点缀,而是人类与“灾难”赛跑的自救。
遗憾的是,我们目前的“环境教育”远远没能达到“自救”的要求,反倒由于学校应试教育的狭裹,消费主义的滥觞而被不断挤压变形。“环境教育”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行为改变上的。但是改变行为的教育,一定是一种复杂的学习过程,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积累,才能达到“意识、知识、技能、态度和参与”五个方面的转变。
“环境教育”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学习,就是“在环境中的学习”,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去,建立真实的第一手的自然学习体验,搭建个体与自然的私密而强大的联系。失去这一环节,所有关于环境的概念和知识的学习,都会变得抽象、脆弱,信息和技术都会成为“无源之水”和“无根之木”。
没有见过自然的江河湖海的人,无法做到真正的“爱水节水”;没有和大地亲近过,没有玩过泥巴、观察过植物生长的人,会认为用沥青和砖块把泥土盖上是理所应当的;只从荧光屏上的虚拟信号来“欣赏”自然美景的人,不会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。
但究竟怎么做,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正向联系呢?我们一直都在尝试各种答案,在这个过程中,有一些基本的问题经常会由家长、伙伴、甚至孩子提给我们。在此,我也想提给更多的伙伴。
自然在哪里?
我住在北京,目睹了整个城市在近20年内所经历的快速发展,这些变化很多是翻天覆地的。比如原本安静的胡同变成了机动车穿梭的大街,原本是农田和水塘的地方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,原本是半自然化的郊区变成了新兴的居民区。在这个过程中,原本围绕在城市周边,甚至延伸到市区的广大的荒野迅速消失了。
现在,经常有人会说,“自然离我们好远”。要体验自然,就需要去很远的地方。比如长假去川藏,去云南,去各地名山大川,甚至去国外。最不济也要周末去到郊外,去爬山、露营、农家乐、香山红叶一下。这样才算“亲近自然”。假期结束后继续回到城市忍受“远离自然”的生活。
虽然出游总好过宅在家里,但其实是在不断地加深“自然离我们好远”的认知。有一个朋友曾给我很大的启发,她说,“什么是自然?就算我在屋子里,我也知道它存在于此时此地,而我是自然的一部分”。
自然从未远去,一直都在,它只是越来越难找了。对于环境教育工作者来说,更需要发现美的眼光,更需要灵活的手法,就从身边的环境开始搭建人与自然的联系。能够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,确实是莫大的幸运,但就算是水泥丛林里的城市里,普通小区、社区花园、狭窄的胡同、城市公园等等,都可以成为环境教育的开展的场所。我们曾在上述地方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,包括自然体验活动、种植、玩泥巴、观鸟、植物认知…..
另一方面,城市环境的恶化也应让我们警醒。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在关注教育,更应关注城市和社区的规划与发展。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,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出相应的需求,包括对于山形水系的维护和延伸,对于教育、休闲功能的设计和引导等等。这样的先例在国外已有成功的经验,希望未来在国内也能有所进展。
“安全”怎么办?
其实有些可笑,但又让人无奈。对于所谓“安全”问题的夸大,已经成为一些学校放弃学生出游活动的最重要的原因。本应由学校来开展的各种户外活动,春游/秋游,夏令营等等,很多都因为“安全”的原因变成校外教育机构来负责了。
而很多城市家长对于“安全”的考虑,则更接近于“自然缺失症”的一种反应。比如不断地向孩子强调“外面玩不安全”,“不能坐在地上”,“不能随便摸树干”,“土很脏,土里有细菌”等等。
多数情况下,来自学校和家长的这种“恐吓”都是很成功的。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出来玩了,或者不再惦记爬树、登山、钓鱼这样的活动,甚至看到高山会觉得恐惧。如学校和家长所愿,他们只有呆在屋子里才觉得安全、安心。我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,很多孩子最初都不习惯身处自然,不习惯游戏时泥土会沾到身上,不习惯昆虫从身边经过,不习惯去触摸真实的土壤、树叶和树皮。
但是,什么又是真正的“安全”呢?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几近真空的“安全”环境?还是去培养孩子应对危险的各种能力?答案本是不言自明的,但可惜大部分学校和家长却选择了前一种做法。
知识与体验哪个更重要?
有时,这个问题也会变成“知识和游戏哪个更重要?”,或更直接一些“知识的介绍是不是太少了?”。
出现这样的问题,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主流教育中对于“知识”的定义过于功利和狭隘了。似乎只有书本上的、写出来的、抽象的信息才能成为“知识”。比如名称、说明、解释、原理等等。
从专业角度来说,我们组织的很多自然体验类活动,都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的。尤其是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,我们更多地强调用感官来学习,包括视、听、触、闻、味。因为人类的学习能力是不仅仅存在于概念学习,对于颜色、形状、气味、触感,甚至内心的感受,精细的动作,身体的协调与反应,都是依赖全身心的学习工作来完成的。这些,难道不是“知识”吗?
来到自然中,不同于进入课堂教室,这里没有抽象的概念,却充满各种真实具体的信息、零件。需要参与者运用各种感官去尝试各种可能性,并由自身的体验来积累出经验和知识。认识自然的过程充满各种问题,但没有什么是标准答案。游戏的过程,是体验的过程,探索的过程,也是真正的主动学习的过程。
当然,我们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上述提到的几个,还包括如何设计深入而系统的体验式课程,如何应对人才与资金的短缺,因缺乏立法而导致环境教育及从业者的尴尬位置等等。希望关于这些话题,未来也可以有更多伙伴来共同讨论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自然之友】
自然之友注册成立于1994年,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。20年来,全国累计超过2万人的会员群体,通过环境教育、家庭节能、生态社区、法律维权以及政策倡导等方式,重建人与自然的连接,守护珍贵的生态环境,推动越来越多绿色公民的出现与成长。自然之友相信:真心实意,身体力行,必能带来环境的改善。
截至目前,自然之友在北京拥有三个工作实体,在全国15个城市分布着17个会员小组,并依托具体业务推动建立了多个跨机构的行动平台。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了解今日自然之友,请回复数字【20】
了解自然之友会员,请回复数字【3】
回复数字【0】返回主菜单